瓯海•台湾周 ——第四届琦君文化节暨两岸戏曲艺术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|
字体:[ 大 中 小 ] | 发布日期:2014-12-08 | 浏览次数: | | |
|

11月27日-12月1日,瓯海·台湾周——第四届琦君文化节暨两岸戏曲艺术交流活动隆重举行,来自台南市乡城歌仔戏剧团和阿里山少数民族歌手参加了活动。市台办副主任张振宇、方栋才,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柳升高,区委副书记黄波,区委常委、统战部长叶军,副区长钱素文等领导分别出席了各项活动。
本次活动的主题是“故园情深·文化同根”,主要内容包括两地戏曲艺术交流演出、琦君文学奖颁奖、两地戏曲艺术学术研讨。
28日晚,在新瓯海电影院举行“风雅塘河·美丽瓯海——第四届塘河文化节暨琦君文化节”文艺演出,两地戏曲界艺人同台交流演出,互相切磋观摩,特别是阿里山鄒族歌手演唱《鄒族歌谣串曲》、《高山青》、《我们都是一家人》等歌曲,和台下观众互动,带动全场气氛;以“我与亲人”为主题的第四届琦君文学奖征文颁奖,此次征文比赛共收到文章1344篇,其中温州市收到征文1236篇,高雄市、台南市、嘉义县收到征文108篇。经两地活动评审组评审,共评选出高中组一等奖温州、台湾各2名。二等奖温州、台湾各6名。三等奖温州市20名,台湾6名。优秀奖温州50名,台湾6名;初中组一等奖温州、台湾各2名。二等奖温州、台湾各6名。三等奖温州20名,台湾6名。优秀奖温州50名,台湾6名;优秀指导师奖9名。获奖作品将结集成册。本次征文奖金由琦君故里——泽雅庙后企业家潘妙飞先生赞助。
30日上午,在温州瓯剧艺术研究院召开两岸戏曲艺术学术研讨会,台湾戏曲交流团嘉宾,温州戏曲界俞为民、张思聪等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。研讨会上,两地分别表演了瓯剧折子戏《酒楼杀场》、歌仔戏《鸳鸯情》,阿里山歌手演唱了当地名歌《庆丰收》。随后,双方就剧团历史、剧种特色、运作情况、现状问题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。台湾戏曲理论研究者陈春兰介绍了歌仔戏在不同时期、阶段的演变,交流了歌仔戏和大陆戏曲在今后如何传承和弘扬的共同课题。团长王祺说,歌仔戏在南戏的身上找到了归属感,是一脉相通的。温州戏曲艺术研究所所长、国家一级编剧施小琴感言到,通过歌仔戏能看到南戏的影子,与瓯剧等其他剧种有许多相似相同之处,加强温州戏曲和台湾戏曲的交流,多一些互动,多一些沟通。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柳升高表示,台湾歌仔戏的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息息相关,文化有根,是相连相通相融的,希望今后两岸的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和深入。
此外,台湾嘉宾还参观考察了温州南戏博物馆、朱自清故居、江心屿等处,让他们深入感受温州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此次活动以开展琦君文化交流、戏曲艺术交流为契机,搭建了瓯台戏曲界交流学习的平台,展现了两地同根同源的文化风采,体现了两岸一家亲的人文内涵。




|
|
【返回顶部】 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本页】 |
|
|